<var id="nzv17"><strike id="nzv17"></strike></var>
<var id="nzv17"></var>
<menuitem id="nzv17"></menuitem>
<var id="nzv17"></var><cite id="nzv17"><video id="nzv17"><thead id="nzv17"></thead></video></cite>
<var id="nzv17"></var>
<var id="nzv17"><strike id="nzv17"><listing id="nzv17"></listing></strike></var><var id="nzv17"></var>
新闻首页
湖南要闻
湘西时政
全民记者
辣味湘西
湘西好人
发展论坛
漫画湘西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湘西网 > 湖南要闻 > 湖南水生生物资源呈现可喜变化
湖南水生生物资源呈现可喜变化
http://www.www.frauenthemen.com 时间:2022-12-03 13:52:35 湘西网 我有话要说

  湖南日报12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尚武 张航)立冬以来,洞庭湖先后监测到长江鲟、鳤、日本鳗鲡等多年绝迹的鱼类,让人们看到禁渔的可喜成效。

  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以来,湖南水生生物资源呈现4个可喜变化: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监测到的频次和数量增加,长江江豚分布范围扩展、种群规模扩大,青草鲢鳙鲤鲫鳊鲇等区域性代表物种在渔获物中的比例增加,四大家鱼鱼苗量连续3年呈上升态势。

  “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数据,是反映长江禁渔成效的重要依据。”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谢仲桂介绍,为科学评估长江流域禁渔成效,省农业农村厅设立监测评估工作专班,负责湖南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监测工作部署实施、技术标准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发布,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系统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健全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网。“经过多轮研究,水生生物定点监测已延伸覆盖到‘一江一湖四水’。”谢仲桂介绍,我省按“监测中心-监测站-监测点”三级架构,完善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监测中心负责全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的组织实施,牵头组织制定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依托省水科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设立洞庭湖、湘江和资水、沅江和澧水等3个流域性监测站;在洞庭湖、长江湖南段及四水干流共设置40个监测点。

  建设高素质监测工作队伍。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组织制定《湖南省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规范》,编写监测技术培训资料,并组织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引领建设一支专门从事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与栖息地保护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目前,全省稳定从事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的技术人员有50余人。

(稿源:)
(作者:)
(编辑:孙莹)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

全民记者

百姓故事

彩票大厅网址